这个主要得看楼主今年多大......[s::lol]
引用 御坂10086:神回复啊
这个主要得看楼主今年多大......
引用 xiaobai152:据说是在近地空间用大功率激光加速,在几百万公里的距离内加速到预定速度,到达比邻星附近后利用光压调整姿态并尽量减速(减到第三宇宙速度压力还是很大的)。
问题是,这么小的探测器,靠光压推动,出了太阳系后还能接收到足够强度的光的照射吗?如果所处空间内有多颗恒星并且都会对太阳帆产生宏观上的力,那航行姿态控制怎么解决?
引用 rudolf:据说数据回传也用激光。电源只能用太阳能了。几克大小的太阳能电池和大功率激光,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出来。
据说是在近地空间用大功率激光加速,在几百万公里的距离内加速到预定速度,到达比邻星附近后利用光压调整姿态并尽量减速(减到第三宇宙速度压力还是很大的)。
可是这种探测器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比如这么小的体积只能装下功率很小的同位素电池,要如...
引用 小俊:确实,很难想象什么样的装置发出的激光能够从四十万亿公里之外被从太阳光辉的背景下识别出来。
据说数据回传也用激光。电源只能用太阳能了。几克大小的太阳能电池和大功率激光,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出来。
引用 rudolf:我下载了roadmap来看,他们是打算用10W 1060nm的调制激光往地球发送数据,经过计算,在4光年外传输速率可以达到70Mbps,所以他们决定用来做高清实时传输。。。问题是,10W的激光器,功耗要多少瓦?怎么做成几克大小。。。
确实,很难想象什么样的装置发出的激光能够从四十万亿公里之外被从太阳光辉的背景下识别出来。
引用 小俊:加速度大点没问题的,制导炮弹里面的微电路都能经受得住炮弹发射时候的巨大加速度。
看了一下roadmap的其它部分,其实没有规定设计指标一定是20%光速。他们是列出了从1g到100吨飞船采用激光阵列加速的各种数据,只有1g大小的探测器能达到20%光速,但此时加速度高达2.37×10^4G,明显是不可接受的。实际上采用1k...
引用 心旅过客:从来就没说过要载人。
要飞往外恒星系,小飞船跟本就不行,要携带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微型工厂与采矿冶炼设备,要知道这么久的飞行,肯定会有故障,还有冬眠设备
引用 rudolf:这个1g的探测器要配一个边长0.85米、厚1微米的光帆,全部推力在光帆上,算了一下,要承受200多牛的推力,目前的材料是没希望了,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做。激光扩散不算大问题,论文中本身已经考虑了。论文中给不同重量的探测器计算出两组值,一组是当激光扩散到光帆大小时的时间距离速度,此时开始加速度就会逐渐减少,然后算出第二组就是最终能到达的极限速度。20%光速就是用1g探测器计算出来的极限速度。
加速度大点没问题的,制导炮弹里面的微电路都能经受得住炮弹发射时候的巨大加速度。
大探测器加速度太慢,加速距离太长了,考虑到激光的扩散,还有超远距离瞄准的难度,实现起来比小探测器难不止一个数量级。
引用 心旅过客:1060nm 10W激光
这么小的探测器能传回资料吗,发射机功率多大
引用 小俊:那要用什么样的电池。现有的似乎没有这么大功率的核电池,常规电池容量太小
1060nm 10W激光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